因地制宜破解“光伏治沙”难点 共筑沙漠生态屏障

首页    行业资讯    因地制宜破解“光伏治沙”难点 共筑沙漠生态屏障

作为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共有八大沙漠,总面积在70万平方公里,加之戈壁滩,共计128万平方公里。面对荒漠化危机,中国不断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探索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光伏治沙,并已取得显著成效,将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有益借鉴。

 

 

光伏治沙是指通过光伏板上太阳能发电,板下撒播沙生植物,达到既投产新能源,又治理沙漠的双重功效。作为一种创新的治沙模式,光伏治沙近年来在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广泛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效明显。

 

光伏治沙的核心理念在于,光伏板不仅可以作为发电设备,其铺设后还能有效降低地表风速、减少风蚀作用,进而稳定沙土、防止沙丘移动。此外,光伏板的遮荫效果还能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沙漠植被生长,从而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然而,各地在推进光伏治沙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难点。一方面,光伏发电项目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运维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运维方在利用光伏架下空间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时,也遇到了专业不对口、市场需求把握不准等问题。破解这些难点、提升光伏治沙综合效益,应打好“组合牌”。

 

沙漠里极度缺水,光伏板下栽种植物难度很大。因此,需要谨慎选择种植的植物类型,既要考虑耗水量低、存活率高、固沙效果好,又要兼顾植物高度适宜,不能影响阳光对光伏板的照射。

 

 

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一处2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为例,科研团队经过场址区域类型及周边植被调查,并根据植物的适应性、耐旱性、造林难度、生态经济价值等,选定了灌、草结合的方式,采用沙米、沙蒿1:1混播的形式,对固沙区和造林区进行撒播,同时采用地埋式蓄水桶配合“水罐车+人工浇灌”的灌溉方法,保障植物前期存活率。

 

沙雅县盖孜库木乡南部的25万千瓦光伏产业园区项目则坚持因地制宜,综合防治、可持续发展的防沙治沙战略,创新采用“光伏+发电取水治沙”新模式,抽取地下苦咸水种植梭梭林,破解了沙漠边缘植绿缺水难题,探索出一条防沙治沙新路径,让沙漠逐渐穿上“绿衣”。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经过多年的治沙实践,探索出生态治沙增汇与光伏治沙减排融合发展的碳中和模式,即“光林药牧”四位一体融合发展沙产业发展模式。“光林药牧”四位一体融合发展沙产业发展模式,突破水资源稀缺瓶颈限制,使太阳能在空间、地上、地下、林间得到立体化转化利用,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为防沙治沙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光林药牧”沙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在黄河“几字弯”资源禀赋相同或相近的腾格里沙漠、库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等地区推广。

 

光伏治沙是一项比较新的技术,也面临着沙漠气候环境、运维困难、组件及支架侵蚀老化等各类技术问题。通过选用高质量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正确的安装方法、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这些问题的发生概率并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从而确保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和长期效益。

 

 

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广泛,各地气候、土壤类型复杂多样,给光伏治沙带来挑战,需建立涵盖政府部门、企业及科研院校的多元化合作体系。比如,在布局光伏发电基地时,可引进深入了解当地气候条件的科研院校,共同规划光伏板下的植被种植或畜牧养殖产业。以专业机构的丰富实践经验,为项目提供科学指导和有效支撑。同时,有关部门应为光伏治沙项目提供规划指导、水资源调配等全方位支持。

 

近年来,从光伏电站的科学布局、先进材料的应用,到光伏板下的物种选育,再到后期的智能化运维管理,光伏治沙技术体系持续完善。无人机巡检、物联网技术等科技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光伏治沙的智能化水平;文冠果种植、中药材栽培以及畜牧养殖等生态产业的培育与拓展,也取得了显著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事实证明,科技在光伏治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官方层面应加大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力度,鼓励更多科研机构与企业投身其中,共同探索更加高效、更加环保的光伏治沙新模式。

2024年10月14日
收藏

来源:元一能源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