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破千万 产业优势持续稳固

首页    行业资讯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破千万 产业优势持续稳固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近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从1万辆到1000万辆,中国用了12年时间。12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稳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同步增长。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439.7万辆,同比增长39.41%,创历史新高。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6.3万辆和1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9.6%。

 

今年前10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77.9万辆和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33.9%,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汽车总销量39.6%。其中,国内销量占比已连续3个月超50%;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连续5个月超50%。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已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1000万辆的突破,在供给端,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走出的坚实一步,它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在需求端,消费者正在选择一种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出行方式,新能源汽车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抓手之一。

 

业内指出,我国汽车产业下一步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继续营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引导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突破全固态电池等技术难点并规模化应用,大力提高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水平,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端的堵点问题。

 

 

与此同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新能源电池回收领域面临的挑战。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快速增长,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确保废旧电池得到安全、高效的回收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退役电池进行再利用的方式有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大类。全国有190余家汽车生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等企业在全国326个地市级行政区设立了一万多个回收服务网点。工信部已公布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白名单企业有156家,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总数有约12万家,电池回收主体可谓“鱼龙混杂”。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有超过75%的退役电池,被没有回收资质的小作坊消化,这就意味着,规范化的回收率,还不到25%。

 

 

基于此,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小、散、乱”的局面亟需改变。为此,应提高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准入门槛低,对回收流向模糊等问题加以规范;应该制定动力电池回收评级标准,明确梯次利用的具体利用场景及参数;同时,也应该对报废处理进行明确规范。

 

国家层面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对策。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出台了新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要求。今年,国务院也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加快动力电池等产品设备残余寿命评估技术研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利好政策出台,也会吸引越来越多资本进入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不断推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向好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当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成果丰硕,配套行业也会迎头赶上,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定会更好。

2024年11月22日
收藏

来源:元一能源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