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治沙”又火了!科学推进防沙治沙和光伏建设融合发展

首页    行业资讯    “光伏治沙”又火了!科学推进防沙治沙和光伏建设融合发展

近来,“光伏治沙”的话题再一次被热议。据人民日报2025年04月06日第01版内容显示,如何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政策问答·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文章再一次引起关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

 

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

 

去年,“三北”工程攻坚战迈出坚实步伐,聚焦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全年安排重点项目287个,完成建设任务超5700万亩。

 

据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以“三北”工程六期规划为蓝图,以重点项目和光伏治沙为抓手,采取要素保障、联防联治、示范带动、考核引领等举措,巩固扩大东部片区歼灭战战果,牢牢守住西部片区阻击战总体防线,重点打好中部片区攻坚战。

 

三北地区沙漠、戈壁和荒漠面积广阔,太阳能资源富集。为科学推进防沙治沙和光伏建设融合发展,国家林草局成立“三北”工程攻坚战专班风电光伏治沙组,积极开展光伏治沙规划编制、完善用地政策、加强土地要素保障等工作。

 

 

据悉,国家林草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编制的《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4—2030年)》已通过专家论证,正按程序报请国务院批准。

 

《规划》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光伏治沙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实验项目和一体化工程、融合发展路径及保障机制等,构筑东起内蒙古中部西至新疆“点、线、面”相结合的光伏治沙长城。

 

为加快大型光伏基地建设,规范项目用地管理,国家林草局等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按照光伏用地政策相关规定,利用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综合考虑国土‘三调’数据、生态保护要求、植被盖度、交通路网、光伏电站选址要求及沙化土地治理等,在“沙戈荒”地区划定了对生态影响小、光伏电站建设成本低的适建区域19.98万平方公里,理论装机近100亿千瓦。

 

 

去年5月,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印发《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从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管护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光伏治沙建设。

 

各级林草主管部门将主动靠前服务,依法依规办理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保障风电光伏基地和能源通道建设。此外,还将收集分析不同区域光伏治沙成果案例和技术模式,完善光伏治沙标准和服务体系,推广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

 

光伏治沙,又被亲切地称为在沙漠里“种太阳”。用一句话来概括“光伏治沙”的基本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巨大的光伏板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降低地表风速、减少风蚀作用,起到稳定沙土的作用。光伏板下的土地还可以通过种植耐旱植物或作物,用根系将沙土固定在地表,实现了发电、农业增收、治沙三合一。

 

在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情况十分严重,早些年当地甚至南部多省都常常遭遇沙尘暴的袭击,不仅对环境,更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扰,而“光伏治沙”这套方案我国已经运行多年,成功的减少了西北多地沙漠化带来的影响。

2025年4月11日
收藏

来源:元一能源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