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发展提速 更好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首页    行业资讯    虚拟电厂发展提速 更好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建设加快推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新业态、新模式,作用日益显著,需求日益增长,发展条件日益成熟。随着国家对虚拟电厂主体经营地位的充分明确,虚拟电厂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

 

 

虚拟电厂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把工厂、商场甚至民房的各类分散、可调节的电源和负荷汇聚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的“电厂”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在虚拟电厂聚合下,企业、居民等用户均可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灵活性更高。

 

近年来,我国风光新能源高速增长,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压力不断加大,虚拟电厂作为聚合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调节和市场交易、促进供需协同的新型经营主体,备受关注。

 

随着政策机制的不断完善,虚拟电厂发展进入快车道。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电力负荷管理办法(2023年版)》《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版)》等政策文件,推动虚拟电厂参与系统调节和市场交易,鼓励支持虚拟电厂快速发展。

 

2024年7月发布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重点开展九项专项行动,在需求侧协同能力提升行动中明确“建设一批虚拟电厂”。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因地制宜发展、持续提升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水平、完善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等机制等任务,为虚拟电厂发展增强了政策保障。

 

 

虚拟电厂对于提升电力保供能力、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分布式光伏发电快速发展给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更多挑战。虚拟电厂能够通过聚合需求侧资源响应新能源出力波动与电网调峰需求,参与电力系统运行调节,促进新能源电量就近消纳利用。

 

我国风光新能源实现跨越式增长,为促进大规模新能源消纳,需要源网荷储高度协同。虚拟电厂一方面可挖掘负荷侧调节能力,助力大电网平衡,减少弃风、弃光现象;另一方面可引导聚合用户侧各类资源与配电网运行有机协同,提升分布式新能源就近消纳水平。

 

作为跨领域跨行业融合的新型业态,虚拟电厂促进能源技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同时带动需求侧主体参与电力交易,为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虚拟电厂是新型经营主体和分布式资源的组织模式。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程中,虚拟电厂参与各类交易的机制有待健全。传统电力市场主要面向火电机组,唯一的不确定性是用电负荷,但随着能源结构转型,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虚拟电厂参与现货市场的机制规则,将其纳入辅助服务市场主体范围并在发展初期予以优先出清支持,探索虚拟电厂参与市场的容量补偿机制,进一步拓宽盈利渠道,消除运营商对投资回收难的顾虑。

 

 

目前,深圳等部分地区民营企业已成投资运营虚拟电厂的主力。相较于传统能源项目,虚拟电厂具有资金需求相对较小、运营灵活、市场化程度高等特点,适宜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虚拟电厂是跨领域跨行业融合的代表性业态。伴随着电力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虚拟电厂将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平台作用,为海量小规模、无法独立参与电力市场的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提供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为电力市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商业机遇。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推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新业态、新模式,作用日益显著,需求日益增长。在不断完善的政策保障下,虚拟电厂将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5月30日
收藏

来源:元一能源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