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新能源+新农业”发展机遇 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首页    行业资讯    抓住“新能源+新农业”发展机遇 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乡村振兴是国家近年来大力提倡的农村发展战略,事关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随着各地的政策扶持与助农项目落地,乡村振兴基本框架体系已经形成。在现有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新能源+新农业”的发展形式是重中之重。

新能源代表着绿色转型发展,而新农业则是国民生计之根本,两者的结合为农业发展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光伏农业通过结合,有效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共同发展,使农业实现科技化,令农民实现增收。

光伏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了实现一地多用,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在农业经营设施(或单元)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合理嫁接光伏的经营模式。在光伏电站设计、建设、运营过程中,预留给农业种植、养殖所必需的空间,确保在光伏电站正常发电的同时,满足植物、动物的生理需求,达到农光互补的效果和效益,实现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技术模式集成与创新,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光伏农业兼具农业和光伏发电功能,在产出农产品的同时,还能满足自身用电的同时将富余电力输送到国家电网,通过棚顶光伏板吸收太阳能发电,环保节能。从短期来看,光伏农业一定程度是解决目前光伏产业困境的有效措施。从长远来看,发展光伏农业对于我国的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际形势急剧发生改变,自欧美“双反”以来,国际光伏市场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如何打破危机,关键在于能否逐渐实现自我转型,摆脱对出口的依赖,这就需要深耕国内应用市场。相比于一般大型光伏地面项目要求的用地条件限制,分布式光伏占地范围小,建设灵活,具有更大的优势。

要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光伏应用企业需要加大产品在终端运用的研发力度,生产出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中可广泛运用的光伏应用产品,以此来化解当前的市场危机,毕竟广大的农村地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推动光伏产业与乡村振兴的进一步融合,政策发力是关键。光伏参与到乡村振兴中,一直备受政策关注,早在2018年国家就将光伏视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去年3月,国家能源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启动了“千乡万村沐光”行动,鼓励通过试点确定过网费标准,建立商业模式,实现分布式市场化交易,6月份,又将会启动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试点。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山东、山西、江苏等9省已将光伏写入了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中。今年出台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的目标任务,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将在土地改革、农业规模化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带来投资机会。在此背景下,光伏农业项目的推出受到重点关注,其对于国内农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不可小觑。

即使如此,推动光伏产业在乡村落地的相关政策从目前来看仍需完善。它并不是简单的将光伏和农村叠加在一起,而是要推动新能源和新农业更好的融合,从而推动农村发展,并且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光伏农业将会成为产业振兴的加速器。未来,不仅要完善新的光伏政策体系,还要加大光伏农业相关农技设备的研究,将农业和新能源真正结合起来。除此以外,在光伏推广实施上,各个乡村需要随政策不断发力,将千万个乡村汇集在一起,才能为光伏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规模空间。

2022年6月16日
收藏

来源:元一能源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