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智慧能源的生动示范 光伏发电融入校园低碳教育

首页    行业资讯    “光伏+”智慧能源的生动示范 光伏发电融入校园低碳教育

高校,作为城市文明的高地,承担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职能,在我国“双碳”目标实现中责任重大;同时,高校也是能源文明的高地,其用能形式丰富、创新要素集中,是社会用能形态示范展示的高地,也是能源创新产业培育示范的高地。

 

 

据统计,高校能源消费总量约占全国生活消费总能耗的8%,人均能耗却达到全国人均生活用能的3倍之多。因此,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高校综合能源系统,是加快城市能源转型、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之一。

 

《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项目申报试点县(市、区)的学校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40%。《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鼓励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等安装光伏或太阳能热利用设施。

 

“学校+光伏”的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众所周知,光伏发电具有零消耗、零污染、零排放的独特能源优势,是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于一身的绿色能源。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注重建筑领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应用,而利用学校闲置屋顶面积建设光伏发电站,在减轻学校所在地用电压力的同时,还能卖电收益,进一步做到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因此也受到了不少地方的青睐。

 

 

2021年12月,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关于利用学校屋顶进行光伏发电开发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打造“阳光校园”工程要求,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学校建筑屋顶等适宜空间场地,开展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大幅提高学校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鼓励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屋顶资源开展光伏发电建设,重点支持在大中专院校结合专业设置,展光伏发电建设应用,打造特色示范基地。

 

今年2月,河北省石家庄人民政府印发了《公共建筑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用2-3年的时间市区分布式光伏覆盖率达到和超过国家试点市县标准;同时实施“光伏+学校”工程,推动全市学校利用行政办公楼、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宿舍等屋顶及车棚顶建设光伏设施,打造阳光校园,培养学生节能意识。

 

可见,提高校园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已经是“双碳”目标下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比于其他地方,在学校屋顶建设光伏电站具有哪些优势呢?

 

 

1、学校拥有较为广阔的屋顶,结构好,用电量稳定;

 

2、学校的光伏发电环境好。学校所处地区相对周边环境而言拥有更多的太阳能资源,日照稳定。学校也有足够多的教室或寝室作为储能蓄电池室和控制室,相比于一些家庭和企业来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学校作为政府的教育的教育机构,有良好的信誉度,土地产权明确,融资相对容易;

 

4、学校运营稳定,一般不会有较大幅度改造,几乎不存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存续风险问题;

 

5、光伏发电可融入校园绿色低碳教育。在绿色低碳教育与低碳生活的建设上,加强校园低碳装置和环境文化建设,让师生对低碳科技学得到,看得见,摸得着。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将绿色低碳生活的理念融入办学的每个环节中,让学生的低碳意识与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来帮助学校解决日常用电问题,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国家大力推崇新能源,注重能源结构的调整,相信不久的将来,光伏发电项目将会走进越来越多的校园中。

2022年10月19日
收藏

来源:元一能源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