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光伏遇上“桑基鱼塘” 渔光互补促绿色发展
桑基鱼塘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综合养鱼模式,是种桑、养蚕和养鱼相结合的生产结构。珠江三角洲称“桑基鱼塘”,太湖流域也叫“桑田鱼塘”,也是能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的一种结构。在这个生产结构中,桑树是生产者,利用太阳能并吸收水分、二氧化碳和基面里的氮、磷、钾等营养盐类生产桑叶。
桑叶养蚕,桑叶里的物质能量传递给蚕,蚕属第一消费者。蚕结茧、缫丝,缫丝废水及蚕蛹用于养鱼,鱼是二级消费者。鱼的排泄物及废水、蚕蛹残渣大部分沉积在淤泥之中。池水和淤泥中的细菌是有机物分解者,施上基面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成无机盐类又可被桑树吸收利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质能量循环系统。
从种桑开始,通过养蚕而结束于养鱼的生产循环,构成了桑、蚕、鱼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丝-蚕沙、蚕蛹、缫丝废水养鱼-鱼粪等泥肥肥桑的比较完整的能量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蚕丝为中间产品,不再进入物质循环。
除桑基鱼塘外,这种类型的综合农业模式还有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观光农业、鱼塘-台田、猪-沼-果、果园养鸡等等。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桑基鱼塘模式迎来“进阶版”——在桑基鱼塘系统中加入光伏发电系统。这种模式利用鱼塘水面,在丰富的养殖水面上架设光伏组件进行发电,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创新发展模式,既能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土地资源,又能利用光伏电站调节养殖环境,还能优化地区能源结构改善环境,提高单位鱼塘产量增产增收,在水产养殖和光伏产业上实现领域共享。
桑基鱼塘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能,如今在现有基础上加入的光伏发电系统,更是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两者的结合大大提高了桑基鱼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如此,桑基鱼塘系统收益倍增,而且与光伏发点系统的结合,也更加体现了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也达到了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以及增加收益的目的。承载着古人们智慧的产业也得以保留,新兴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原始的对资源循环利用的美好观念被延续了下去。
过去农民从事渔业养殖,收入单一。随着渔光互补技术在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福建等地陆续出现,或打破渔民收益低这一闭塞僵局,一些地区渔民通过渔光互补项目实现增收5倍之多。
虽然我国光伏行业已经走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历程,但“渔光互补”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其提出和发展却时日尚短。无论在鱼塘设计、光伏组件施工、水下养殖、发电并网等方面的成熟化运作,仍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进行探索。在当前,“渔光互补”的整体协同发展,需要考虑如何做到“光”与“渔”的协调发展,实现价值共赢。光伏发电方面的技术日趋成熟,但光伏组件下的水产养殖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渔光互补项目前期投资也不菲,多是以当地扶贫、企业投资形式出现。在看到农民收益成倍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组件的特殊要求。
1、抗隐裂。因为水面环境复杂,组件容易出现隐裂、蜗牛纹等问题,所以组件质量一定要过硬,不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功率衰减或者出现安全隐患。
2、防水等级高。渔光互补项目建设在鱼塘之上,光伏设备的防水等级要高。
3、耐紫外老化。水面对紫外线的高反射性,使组件背面接受到较大剂量的紫外辐射,所以要做好防紫外老化。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主要的清洁、绿色能源,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未来能源的重要选择之一。但是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土地资源稀缺的现实,让在东部地区大规模建设大型光伏电站成为难题。
经过多次尝试和实践,目前渔光合作已经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办法——由政府出面对散养鱼塘进行整合,确保鱼塘承包者的利益,然后和符合条件的企业签订合同,并进行监督。这样既满足了清洁能源发展需要,又改变了一家一户一塘口原有的小农经济养殖模式,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同时转变了传统的渔业管理方式,初步实现了工厂化、精细化管理,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意义。
另外,在其他的农业合作模式上,光伏发电的应用还可以扩展到陆地,例如在建筑物的屋顶上铺设半透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白天既能发电又能使部分光线透过玻璃进入室内,为室内提供十分柔和的照明(紫外线被滤掉)能挡风雨,又能发电。这种农光互补模式通过建设棚顶光伏工程实现清洁能源发电,同时在棚下将光伏科技与现代物理农业有机结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既具有无污染零排放的发电能力,又不额外占用土地,可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实现光伏发展和农业生产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