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发布 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五大类产品
2023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文件将于2024年2月1日正式实施,取代《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成为今后数年间我国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初于2005年发布第一版,此后先后在2011年、2013年和2019年分别进行了3次修订或修正。此番发布的《目录》延续了此前版本的管理分类,将相关技术、装备、产品分为鼓励、限制和淘汰等3类。
其中,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技术、装备及产品,有利于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包括增量配电网建设、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电源建设等。
对于鼓励类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按照有关规定审批、核准或备案;对限制类项目,则要求禁止新建,现有生产能力允许在一定期限内改造升级;对淘汰类项目,更是明确要禁止投资并按规定期限淘汰。此外,对未列入的,且但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定为允许类,不纳入《目录》进行管理。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实际,采取具体措施,贯彻实施《目录(2024年本)》。后续,各省级政府将会出台对应的措施。
在新能源领域,《目录(2024年本)》设定了5大鼓励类条目,分别涉及风力发电技术与应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与应用、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与应用、氢能技术与应用,及发电互补技术与应用等。
风力发电技术与应用
15MW等级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高原、山区风电场建设与设备生产制造,海上风电场建设与设备及海底电缆制造,稀土永磁材料在风力发电机中应用。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与应用
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高效率低成本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组件设计与制造,高效太阳能热水器及热水工程,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海洋能、地热能利用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可再生能源供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与应用
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生物燃油(柴油、汽油、航空煤油)等非粮生物质燃料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生物质直燃、气化发电及热电联产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农林生物质资源收集、运输、储存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农林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气化设备、锅炉和炉具制造,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厨余垃圾、工业有机废弃物、有机污水污泥等各类城乡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大型沼气和生物天然气生产成套设备,沼气发电机组、沼气净化设备、沼气管道供气、沼气提纯压缩液化制备生物天然气设备、装罐成套设备制造,秸秆热解气化相关设备制造,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料高效收储运技术与设备研发与应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与应用。
氢能技术与应用
可再生能源制氢、运氢及高密度储氢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加氢站及车用清洁替代燃料加注站,移动新能源技术开发及应用,新一代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应用,可再生能源制氢,液态、固态和气态储氢,管道拖车运氢,管道输氢,加氢站,氢电耦合等氢能技术推广应用。
发电互补技术与应用
氢能、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发电互补技术开发及应用,电解水制氢和二氧化碳催化合成绿色甲醇。